NORTHAMPTON, MA – Dec 7, 2023 – (SeaPRwire) – As the world’s focus zooms in on the 28th U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COP28) in Dubai from November 30th to December 12th, SAP stands poised to showcase leadership on collaborative climate action. Attended by tens of thousands of governmental leaders, COP28 aims to drive urgent agreements […]
Category: healthy
The Campus of Care Global Unveils Initiative Bolstering Maternal Health Worldwide
Campus of Care Advances Global Initiative to Bridge Gaps in Maternal Health Dallas, Texas – Dec 5, 2023 – (SeaPRwire) – In a major step towards enhancing maternal well-being worldwide, the pioneering Campus of Care Global Healthcare Corporation has proudly introduced a groundbreaking new global initiative. Guided by CEO Dr. Dannah McKellar Ntaka’s visionary leadership, […]
德视佳眼科热烈庆祝毗邻香港时代广场高端购物中心的旗舰诊所开业
香港, November 14, 2023 – (SeaPRwire) – 视力矫正服务供货商 – 德视佳国际眼科有限公司(「德视佳眼科」或「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1846)宣布位于香港铜锣湾旗舰眼科中心盛大开幕。该眼科中心位于香港豪华购物区铜锣湾时代广场附近,面积超8,000平方英尺。 德视佳香港拥有完成德国培训之国际医疗前线团队,结合多元化的眼科检查仪器和个性化的眼科治疗计划,以提供全面眼科检查以及多元化治疗方案。该诊所提供视力矫正、老花矫视、白内障和其他屈光不正等的治疗方案,配备来自德国蔡司之Smile Pro®的激光矫视仪器。 作为一种微创治疗,Smile Pro®是一种温和的眼科矫视手术,也是德视佳眼科针对近视矫正的其中一种矫视方案。德视佳眼科还为老花患者提供一系列现代且安全的激光眼科矫视及治疗方式,术后从此摆脱眼镜,感受「无镜」的自由。老花是一种常见疾病,通常会令 45 岁以上人群感到困扰,因晶体自然衰老而导致眼睛逐渐丧失聚焦近物之能力。这些治疗方案都可改善视力,使患者「与眼镜说再见」。 德视佳香港旗舰眼科中心取代了高级时尚品牌Parda的前亚洲旗舰店,占地两层并拥有一间陈设室。其装潢设计独特,面向香港时代广场的活力步行街区及热门旅游景点,交通便利。香港旗舰眼科中心还设有举办眼部健康讲座及各类眼科教育活动的验光中心,供公众了解不同的眼部健康信息。 德视佳眼科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恩‧约根森博士表示:「德视佳眼科在港岛豪华购物街区中心地区建立旗舰眼科中心是公司发展前进道路上的一大步。凭借在德国完成培训的医疗人员、宽敞的诊所和优秀的设备,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满足香港地区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眼科护理的需求。由于长时间地使用数码产品,近视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5年,大约将有400万或一半的香港居民受到近视的影响。此外,香港老花患者人口预计将从2020年的330万增加至2025年的360万,而香港的白内障患者人数预计将从2020年的60万增加至2025年的90万,年复合增长率为6.9%。」 德视佳眼科与德国光学系统和光电子产品制造商蔡司保持着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因技术能力被认证为德国蔡司的全球卓越中心。此外,德视佳眼科于2021年再次荣获「hat trick goal」奖,包括:全球蔡司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数量最多、欧洲ICL晶体植入治疗近视手术量最多和欧洲SMILE Pro激光眼科手术最多。 作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德视佳眼科是最具盈利能力的香港上市眼科诊所之一,EBITDA利润率位列香港上市眼科诊所中首位,净利润率位列第二。8月,公司公布2023年上半年收入3.464亿港元及毛利1.676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9.7%及17.6%,创历史新高。Covid-19政策解除后的强劲反弹凸显了欧洲和中国对优质眼科治疗的需求。公司管理层一直致力精简营运,公司EBITDA上升23.6%至1.417亿港元,EBITDA利润率上升至40.9%。此外,截至 2023年9 月 30 日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进行了 6,993 例眼科手术,较 2022 年同期的 5,967 例眼科手术增长了 17%。 德视佳香港是德视佳国际眼科集团(EE)的成员,在北京、伦敦、柏林、哥本哈根、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汉堡、香港、慕尼黑、上海、深圳和广州设有旗舰诊所。 关于德视佳国际眼科有限公司 德视佳眼科成立于 1993 年,主要提供服务为视力矫正,集团将德国眼科医学及个性化的客户服务相结合。德视佳眼科是为数不多,具有广泛地理覆盖范围的眼科诊所之一,业务遍及德国、丹麦、中国及英国。该集团的视力矫正服务包括:(i)屈光激光手术(包括 ReLEx Smile和 Femto LASIK); (ii)晶体植入手术(ICL); (iii)晶状体置换手术(包括单焦点和三焦点晶状体置换手术)和(iv)其他(包括 PRK / LASEK和ICRS 植入术)。新闻稿中的信息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整个集团,不限于香港德视佳。 话题 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门 Healthcare & Pharm https://www.acnnewswire.com […]
四环医药入选2023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榜单「第一梯级企业」
香港, October 16, 2023 – (SeaPRwire) – 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或「四环医药」,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港交所股份代号:0460)欣然宣布,集团入选2023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榜单「第一梯级企业」。 2023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榜单日前公布,本次榜单是由E药经理人以科睿唯安Derwent Innovation 专利数据及Cortellis™竞争情报和临床试验数据为基础,通过「三维度四指标」评选体系,筛选数据、整合分析而成。榜单旨在为行业挖掘创新力量,传播创新经验,深度剖析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性。 2018年,一项权威资料公布,中国对全球医药研发的贡献上升到4%至8%,仅次于美国、日本,进入第二梯队,这表明中国医药创新已经步入黄金时代。 以此为契机,E药经理人自2019年起,通过模型搭建、数据搜集与整理,从医药创新现状出发,以企业为主体、硬资料为依托,通过创新根基、创新过程、创新成果三个维度,以授权专利数量、专利施引总量、临床试验数量和创新药获批与上市的数量四个指标为评价依据,每年评选出代表中国医药创新实力的「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至今已有五个年头。 创新100强公司是代表中国医药创新能力的第一阵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助推中国医药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本次四环医药登榜第一梯级,是对公司创新实力、技术储备与可持续创新能力的认可,及公司在医药行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肯定。 今年,四环医药及其附属公司不断传来好消息。旗下多款产品获批上市,临床研究获得重大进展,研究结果入选国际权威学术会议。接下来,四环医药期望能够持续创新、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中国药,助推医药行业发展壮大,服务人民健康。 关于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四环医药」或「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为「集团」)(港交所股份代号:0460)创立于2001年,2010年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是一家以创新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拥有独立领先的自主生产、研发技术平台,具备丰富的全球化产品管线和成熟卓越销售体系的国际化医美及生物制药企业。四环医药聚焦医美、肿瘤、代谢、糖尿病、心脑血管、现代中药及工业大麻等高增长治疗领域,一直秉承「坚持全速推进四环医美及生物制药双轮驱动战略」的整体战略目标来打造中国领先的医美和生物医药领军企业。 如欲获得更多四环医药数据,请浏览公司网站 https://www.sihuanpharm.com/ 话题 Press release summary 来源 Sihuan Pharmaceutical Holdings Group Ltd. 部门 BioTech, Healthcare & Pharm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3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The article is provided […]
浙大邵逸夫醫院梁霄教授獲邀參加2023年亞洲腹腔鏡與內鏡外科醫師會議
大會唯一專題演講的中國大陸醫生 展現中國微創新時代技術成果 香港, October 13, 2023 – (SeaPRwire) – 2023年第16屆亞洲腹腔鏡與內鏡外科醫師會議(「ELSA 2023」)已於10月5日至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順利舉行。會議活動豐富全面,包括即時手術、圓桌會議、技術實驗室研究等,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約75位權威專家進行專題演講,超過千位學者參加。其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簡稱「浙大邵逸夫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錢塘院區院長助理梁霄教授,是中國內地唯一一位獲邀參加大會進行專題演講及主持研討會的專家。 梁霄教授以「中國肝細胞癌微創手術的新時代」為主題,向現場嘉賓分享中國微創外科最新及重要的技術成果。 梁霄教授隆重向與會專家們介紹了浙大邵逸夫醫院,致力推廣及應用微創外科技術,是中國國內開展微創手術種類最多、涉及學科最廣的單位之一,多項外科臨床研究及應用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浙大邵逸夫醫院開立至今已近30年,勇於變革創新,探索並發展出現代及國際化的「邵醫模式」,也加入「互聯網+醫療」的先進服務模式。 在院長蔡秀軍教授的帶領下,醫院茁壯成長,穩步前進,碩果累累。 除了創辦中國首個「微創醫學」二級學科外,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公佈的「2022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浙大邵逸夫醫院普外科在全國1600多家醫院中突圍而出,榮獲第12名的佳績及業界肯定。 浙大邵逸夫醫院亦創辦了中國首本微創外科國際英文期刊,由院長蔡秀軍教授擔任主編,榮獲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等7部委選入「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期刊被多個國際學術網站收錄。 作為浙大邵逸夫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錢塘院區院長助理,梁霄教授積極與醫院並行,參與建立中國腹腔鏡肝臟外科學院,並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進行培訓。 梁霄教授還在演講中介紹了由浙大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教授自主研發的「蔡氏ALPPS」手術,獨特創新的手術手法及步驟,配合以微創進行的手術方式,更有效阻斷左右肝交通血流並徹底解決併發症問題,也能減少病患創傷,加速術後復原進程。 同時,梁霄教授亦通過多個由機器人輔助手術的短片,展現了微型機械在狹小的空間仍保持精細且靈活的操作手法;截取多份專業文獻及數據證明機器人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能有效減少病患出血及手術風險,並能最大限度保存健康肝組織,同時減少手術後併發症及縮短復康時間。 該演講吸引許多海外專家學者進一步關注中國微創外科手術的創新技術及發展。 中國醫療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戮力推動國內器械自主創新及研發,中國國產手術機器人發展一日千里,技術及準確度不斷提高。 梁霄教授在演講中更點名讚賞部分企業,其中包括康諾思騰。 隨著國內企業及專家臨床試驗配合累積,他相信未來國產手術機器人是微創手術的發展大趨勢,也將引領肝臟手術進入新時代,造福醫學業及普羅大眾。 話題 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門 Healthcare & Pharm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3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The article is provided […]
绿竹生物核心产品重组带状疱疹疫苗LZ901于中国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香港, September 29, 2023 – (SeaPRwire) – 2023年9月29日,绿竹生物(02480.HK)公布,旗下核心产品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 LZ901已正式启动中国III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批受试者入组。据悉,LZ901是绿竹生物自主研发的创新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及核心产品,已经成为全球首款具有四聚体分子结构的带状疱疹疫苗,用于预防40岁及以上成人由VZV引起的带状疱疹及并发症,已在全球九个国家(含中国)申请相关发明专利。 LZ901靶向预防40岁及以上成人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绿竹生物自主开发的在研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并且是集团的核心产品。其开发基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糖蛋白E-片段可结晶区,具有四聚体分子结构,用于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同时,LZ901是在充分利用人体免疫系统处理外来抗原的机制的基础上设计而成,并预防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引致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会导致疼痛的皮疹,对生活质量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带状疱疹可能复发,复发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目前并无特效药物能治愈带状疱疹且疫苗接种是保护人们免受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伤害的唯一方法,亦是预防疾病发生的经济有效的方法。随着人们对带状疱疹的认识不断提高及可用带状疱疹疫苗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国带状疱疹疫苗市场预期将于2020年的人民币6亿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人民币115 亿元,并进一步增长至2030年人民币285亿元,市场前景乐观,LZ901有望率先抢占巨大的市场份额。 据公告披露,绿竹生物已于江苏、山东、湖北和山西等四个省份启动了其核心产品LZ901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用于评价在40岁及以上成人中预防带状疱疹保护效力、安全性的三期临床试验,总入组规模约2.6万人,截至公告日已完成首批受试者入组。 LZ901的中国I期和II期临床试验分别于2022年4月和2023年5月完成;并已获得的临床数据结果表明,LZ901拥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此外,绿竹生物近期于日本取得LZ901发明专利注册。目前,集团已于中国、俄罗斯及日本获授LZ901发明专利。 目前,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GSK」)出品的Shingrix®和百克生物的感维是中国仅有的两款已上市带状疱疹疫苗。事实上,与进口疫苗Shingrix®头对头试验中,LZ901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远低于Shingrix,LZ901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高。同时,LZ901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反应,强力保护免于感染带状疱疹,头对头试验显示 LZ901具有更高的细胞免疫水平。此外,LZ901全程接种针,无需第3针加强针,与进口疫苗Shingrix*1600元/针、全程2针的定价相比,LZ901将凭借其优异的产品力而拥有极富竞争力的定价。 值得注意的是,LZ901是中国唯一同时在中美两地申报临床的国产疫苗,证明了其出色的研发和产品开发能力。预期2024年下半年可以申报BLA,最快2025年第四季度可首先于中国实现商业化。 话题 Press release summary 来源 Beijing Luzhu Biotechnology Co., Ltd. 部门 BioTech, Healthcare & Pharm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3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The article is provided […]
透云生物率先实现工业化量产莱茵衣藻
正式进军低GI方便食品市场 矢志为人类提供高营养、健康及环保之绿色食品 香港, September 08, 2023 – (SEAPRWire) – 专注于中国健康饮食行业的透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透云生物」,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股份代号:1332.HK)欣然宣布,集团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莱茵衣藻工业化量产的企业,同时正式进军低血糖生成指数(GI)方便食品市场,为消费者提供具丰富营养及高健康元素的藻蛋白食品原料,务求为改善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莱茵衣藻是使用先进发酵技术生产的绿色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组合。随着民众的健康意识提升,集团看好莱茵衣藻及微藻产品市场的前景且提前作好部署,自2020年起已投入大量资源发展相关生物科技技术,并在山西省长治市建成年产4,000吨莱茵衣藻的工业化生产工厂,继第一期项目于2021年第二季开始投产后,现时工厂更正式开展工业化量产。现时,该工厂是全球最大藻类生产工厂,有望凭借规模优势为集团带来庞大贡献。 继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公认安全(GRAS)认证后,莱茵衣藻先后通过新加坡和香港等地专业机构的食品安全审查,并于2022年5月11日更获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批准为「新食品原料」,安全可靠并可不限量食用,标志着政府对莱茵衣藻的高度认可,是透云生物近年业务发展的一大重要里程碑。另外,集团旗下的莱茵衣藻项目采用独家专利发酵技术,经藻种培养、发酵罐异养扩大培养及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不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可全天候生产。因此,集团的莱茵衣藻工业化生产工厂占地仅约33,000平方米,其优质蛋白产品生产力却相当于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米的大豆种植场。而且,莱茵衣藻生产过程中不消耗任何粮食,不与土壤接触,没有微囊藻毒素、重金属及农药残余,其综合营养成分远高于其它植物,是优质的绿色食品原料,可加到面食、饮品、奶制品等食品中,有效提升食物营养价值。 目前,莱茵衣藻在全球掀起主食新潮流,集团把握行业高速发展的蓬勃机遇,乘胜追击推出添加莱茵衣藻的「低GI」产品。于本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3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上,透云生物介绍莱茵衣藻产业发展的最新产品,同时展示自行研发生产的方便面、固体饮品、代餐粉等衍生食品。添加莱茵衣藻所生产的「低GI食品」获得专业机构的临床试验认证,显示产品是含有可利用碳水化合物、GI在55以下的「低GI食品」,适合一众关注血糖、血压、血脂和心脑血管健康的消费者使用。数项临床医学实验证明,在面粉中加入超过5.6%的莱茵衣藻,该面食便可能成为「低GI食品」。由2021年开始,集团在香港的零售及在线市场推出如面条及营养补充剂的莱茵衣藻产品,至今已售出数百万份藻蛋白面饼,市场反应相当理想。 透云生物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王亮先生表示:「为把握市场机遇,集团多管齐下加快莱茵衣藻业务的发展步伐。于消费市场方面,我们建立潮流快消品系列和专业系列两个生产系列,并开发在线线下多种销售渠道及合作方式,务求通过一系列市场活动提升产品及品牌的市场曝光率,以实现可观销售,并加深消费者对莱茵衣藻及其衍生品的认知及认可。于产业市场方面,我们积极开发产业客户,推动莱茵衣藻进入更多细分市场及消费场所。与此同时,我们锐意加强产品及工艺研发,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能耗。」 事实上,作为自然界的天然微藻和绿色健康食品的重要原料,莱茵衣藻被冠以「绿色细胞工厂」和「绿色酵母」的美名。莱茵衣藻没有坚硬的细胞壁,方便人体吸收,而其营养成份非常丰富,优质蛋白含量达35-50%,具有18种氨基酸,同时含有丰富的维他命B、C、D及叶酸、生物素、叶黄素,其粗多糖含量为15-25%;并含有数十种人体必需的有机微量元素,尤其是硒、铁、钙、锌和镁等。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的居民未能从日常饮食中吸收足够的硒元素,由于摄入少量莱茵衣藻足以提供充分硒元素,莱茵衣藻的工业化量产无疑有效解决部分民众硒摄入量不足的问题。由于有益于人类健康又能满足食品安全标准,因此莱茵衣藻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 王亮先生补充:「展望未来,莱茵衣藻和微藻产品业务将继续是我们的发展重心,我们将秉承做良心产品的理念,精心打造健康营养食品,不断推出涵盖食品、饮品、藻基植物奶、藻基植物肉等消费领域的优秀莱茵衣藻原料和产品,带动健康食品的革命性转变,改善人类健康带来更大贡献。同时,集团将积极寻求与国内食品大消费市场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创『向微生物蛋白』的广阔市场,务求为国家健康饮食行业作出贡献。我们亦深信莱茵衣藻充足且稳定的供应将支持集团拓展其他国家的市场,协助集团进一步扩大业务版图。集团将继续审度市场形势,全力以赴地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策略性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盈利能力,竭力为股东争取理想回报。」 关于透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透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332.HK)主要从事莱茵衣藻产品业务、包装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同时亦为向中国快速消费品提供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以及商务智能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市场领导者。集团扎根传统包装业务超过三十载,在香港以及广东多地设有办公室及制造车间,目前为众多世界知名品牌提供专业包装设计及制造服务,拥有长期稳定的客户群。自2020年起,集团多元化发展业务范围至莱茵衣藻、微藻产品业务,并与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政府合作建设全球首座莱茵衣藻工厂,以展开莱茵衣藻工业化量产。 如欲查询更多数据,请浏览集团网站:https://touyunbiotech.com.hk/zh-hant/ 话题 Press release summary 来源 Touyun Biotech Group Limited 部门 BioTech, Healthcare & Pharm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3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The article is provided by […]
业聚医疗2023财年中期纯利翻三倍至25.2百万美元 总收入增18.2%至8,140万美元
透过创新、拓展市场、多元化发展产品线及提升产能 把握庞大市场机遇 香港, August 18, 2023 – (SEAPRWire) – 专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手术介入器械的全球主要医疗器械制造商业聚医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业聚医疗」或「集团」;股份代号:6929)今天宣布其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收入及纯利均录得增长。 业绩亮点: — 收入增长18.2%至81.4百万美元,而撇除汇率影响的收入增速达23.5% — 纯利按年上升213.3%至25.2百万美元,纯利率为30.9%;经调整利润(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指标)(1) 增长105.6%至约25.4百万美元 — 总销量增加20.8%至约725,000件 — 集团在全球拥有超过210项授权专利及公布专利申请 — 集团已为旗下产品Scoreflex TRIO球囊扩张导管及EZGuide延长导管取得CE认证,并按医疗器械条例(MDR)完成Sapphire 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系列产品的CE认证更新 — 深圳生产基地扩建后,球囊及支架产品的总年产能分别提升至约180万件及60,000件 — 集团的杭州富春湾新城生产基地预计于2023年底动工,投产后年产能将新增240万件产品 — 集团将考虑派发末期股息,与股东分享成果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报告期」),集团收入增加18.2%至81.4百万美元。总销量亦较去年同期增长20.8%至约725,000件。毛利上升22.1%至约58.3百万美元,毛利率为71.6%。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增长213.3%至25.2百万美元,纯利率达30.9%。经调整利润(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指标) (1) 按年增长105.6%至约25.4百万美元。每股基本盈利为3.04美仙(2022年上半年:1.39美仙),而每股摊薄盈利则为3.03美仙(2022年上半年:1.20美仙)。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财务状况稳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达239.0百万美元(2022年12月31日:229.1百万美元)。 业聚医疗董事长、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钱永勋先生表示:「虽然欧美央行因通胀持续高企而收紧货币政策,拖累环球经济表现,但凭借集团顶尖人才对创新的坚持,以及始终秉持『诚信、激情、创新及绩效』的核心价值,引领业聚医疗维持增长动力及取得卓越表现。随着集团拓展业务,致力扩大分销网络、增强研发实力、丰富产品线及扩大产能,我们相信这些努力不仅能丰富集团的产品组合及推动业务表现,更可惠及全球患者。」 主要市场的需求保持强劲 报告期内,美国市场的收入按年增长61.6%,其中刻痕球囊在当地的销量更增加一倍。受惠于引入新一代产品,以及对相关治疗的需求增加,其他市场包括来自日本、亚太区、欧洲、中东及非洲及中国的收入(撇除外汇影响)分别按年增长27.0%、23.9%、14.2%及8.2%。而集团拥有覆盖全球逾70个国家及地区的广泛销售网络、以及由147名分布于10个国家或地区的销售及营销人员和217家分销商组成的专业团队,加上积极举行市场营销活动,亦有助推动各地的销售增长。例如,集团举办了三场实地的医生交流计划(PEP),邀请日本、新加坡和澳洲的知名医生,向越南及马来西亚当地的医生分享他们在PCI/PTA手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及经验。此外,集团也在全球举办或参与约30次研讨会、研习会、会议或小组讨论会。这些活动增加了集团在目标市场的曝光率。 杰出研发能力及卓越产品获世界认可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业聚医疗在全球主要司法管辖区拥有超过210项授权专利及公布专利申请,其中在美国和中国境内分别拥有超过30项及55项授权专利,彰显集团对创新的承诺。报告期内,集团的新一代产品不仅扩大了集团的市场份额,更在多个重点司法管辖区获得认证和认可。随着欧洲医疗器械指令(MDD)过渡至更严谨的医疗器械条例(MDR)制度,集团取得Scoreflex TRIO球囊扩张导管的MDR认证,并在MDR下完成Sapphire PTCA系列产品的CE标志更新。此外,集团亦取得EZGuide延长导管的CE标志、Sapphire神经球囊的国家药监局批准及Teleport XT微导管的PMDA批准。同时,集团的在研产品亦取得进展,包括于2023年4月在中国开展Scoreflex TRIO的临床试验,亦向FDA提交了Teleport XT微导管的注册申请。 集团在使用新材料方面亦继续取得突破。例如,即将推出巿场的两款冠状动脉产品Sapphire Ultra及Sapphire Ultra NC将采用最新的原材料技术,在保持优良产品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该等产品预计将于2023年底获得FDA的批准。价格较相宜的球囊将让集团能打入更多价格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使该地患者能更容易采用这项拯救生命的技术。 钱先生补充:「我们的合资企业ON P&F继续透过不断创新,重新定义了结构性心脏病产品的格局。我们积极推广首款商业化产品TricValve,为这款产品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了临床研究方案,再加上全面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器械产品管线,我们有信心能巩固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并为大家创造更健康的未来。」 扩大生产设施支持不断增长的需求 业聚医疗在中国及荷兰设有生产基地,并于中国及美国设有研发中心。集团一直致力扩大产能,迎合巿场对集团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报告期内,集团在深圳厂房安装了新的生产机器,并将若干生产流程转移至深圳福永的新租赁厂房进行。该新生产基地已通过ISO及国家药监局检验,并已获加入ISO 13485认证及中国生产许可证。该厂房建成后,集团球囊产品及支架产品的总年产能预计将分别提升至约180万件及60,000件。 在中长期产能规划方面,集团已与杭州富春湾新城管理委员会就投资建设血管内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及生产基地签订商业协议。随后于2023年6月,集团以作价约人民币10.5百万元,收购杭州富阳一幅接近20,000平方米的地块。集团计划在该地块上建设建筑面积约60,000平方米的先进研发及生产设施。在获得相关建筑许可后,预计将于2023年底开始动工。该设施建成后,预计集团的年产能将额外增加约240万件产品。 展望2023年下半年,业聚医疗有信心透过市场渗透及扩张,加上提升效率,维持收入及纯利的稳定增长。美国市场预期将在集团的增长策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借着雅培最近收购集团的美国分销商,集团预期可进一步扩大在这庞大市场的医院覆盖范围。至于中国市场,集团计划透过推广更多新产品以多元化产品组合。除冠状球囊外,重点推广包括集团的微导管及外周产品。 钱先生总结:「我们正积极物色能与集团广泛的销售网络产生协同效应、且具创新和高质量血管内介入产品的并购目标。我们亦将探索拓展直销网络的机遇,以提高集团的收入及盈利能力。我们现正致力实现我们的愿景,成为世界领先的医疗器械开发商及制造商,提供创新和全面的血管内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解决方案,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素。而我们亦高度重视为股东提供回报,并将考虑派发末期股息以分享成果。」 关于业聚医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JLK Unveils Its AI-Powered Imaging Diagnosis Solutions for Stroke
SEOUL, KOREA, August 16, 2023 – (SEAPRWire) – JLK, a healthcare AI titan in Korea, reveals its ambition to dominate US healthcare market with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number of AI-powered advanced imaging diagnosis solutions for stroke. JLK (www.jlkgroup.com), the leading healthcare AI firm, is poised to make significant inroads into the US market […]
中国抗体SM17针对治疗哮喘疾病的新药研究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国内临床试验将加速开启
香港, August 15, 2023 – (SEAPRWire) – 专注研究、发展、制造及商业化免疫性疾病疗法的香港生物制药公司—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上市编号:3681.HK,下称“中国抗体”或“本公司”)欣然宣布,本公司所提交之治疗哮喘的同类首创(First-in-Class)治疗产品SM17的新药研究申请(“新药研究申请”)于2023年8月11日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批准。本公司计划于短期内在中国启动一项I期临床试验,以探索SM17在中国人群中的安全性并启动SM17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开发计划。 SM17是一种全新、同类首创(First-in-Class)的人源化IgG4-k单克隆抗体,其能透过靶向“警戒素(Alarmin)”通路的关键分子人白细胞介素25(IL-25)受体调控II型过敏反应通路。SM17通过抑制IL-25结合到2型先天淋巴细胞(ILC2s)及2型辅助T细胞(Th2)上的受体(IL-17RB)后诱发的一连串反应,从而对下游信号通路的Th2型白介素IL-4、IL-5、IL-13均有抑制效果。IL-25为一类关键的“警戒素”,已被证明与气道细胞的病毒感染反应以及过敏性疾病如哮喘的病理变化有关。患有未受控制的严重哮喘的患者,会承受哮喘反复发作及住院的风险;而未受控制的严重哮喘疾病会引发群体死亡率及合并症升高、生活质素下降以及医疗支出增加等社会性问题。 同时,我们亦正全速推进SM17在美国进行的I期临床研究,按现时进度,我们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I期临床研究,较原有计划提前半年时间。早于2022年3月,SM17针对哮喘之新药研究申请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并于同年6月成功于I期首次人体(FIH)临床试验中向首位健康受试者给药。截至2023年8月14日,受试者均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 作为哮喘治疗的新路径,靶向Th2炎性细胞因子通路上游介质(例如“警戒素”)的疗法,预计将对气道炎症相关的病理变化产生更广谱的作用,从而较现有疗法更为有效地控制哮喘症状,改善疾病病情。这一特性也在SM17的临床前研究中得以验证。 SM17的潜在首款标靶抗体展示了对多种适应症可能具有的疗效,当中包括哮喘及IPF(特发性肺纤维化)。可见,以上独特的机制使SM17所覆盖的适应症较为多元,既能针对哮喘、特异性皮炎等这类市场体量巨大的适应症,也能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这类致死率高的疾病,还能不断扩展适应症覆盖面,相较于其他目前获批准靶向ILC2s下游途径的哮喘治疗性抗体药物,SM17在源头上已具备差异化优势。 哮喘作为全球性流行病之一,造成的社会性问题及广大且急切的医疗需求不容忽视。全球哮喘患者数量正逐年增加,基数庞大的患者亟待行之有效的治疗药物以缓解未被满足之治疗需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30年全球哮喘患者数量预计增加至约8.6亿人,其中中国的哮喘患者数量将增至7,810万,增速高于全球增长率。本公司预计,靶向Th2炎性细胞因子通路的上游(例如IL -25的受体)的疗法将对气道炎症相关的病理变化起广泛作用,有望为哮喘疾病提供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全新治疗渠道,为哮喘患者带来缓解和治疗的曙光。 中国抗体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梁瑞安博士表示:“SM17针对治疗哮喘的新药研究申请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后,三个月即获批准,这彰显公司在新药研发项目的高效执行力备受药监局认可,亦充分反映SM17在哮喘治疗未被满足医疗需求中的巨大潜力。我们对 SM17巨大的临床开发及商业化前景充满信心,未来将加快推进临床试验,并争取尽快实现商业化。同时亦不断拓展潜在适应症范围,令治疗新选择未来可以惠及更多中国患者。本公司将继续深耕于自身免疫疾病赛道,以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强大的创新实力,不遗余力地为中国和全球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关于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 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专注于研究、发展、制造及商业化免疫性疾病疗法,研发总部位于香港、生产基地位于中国。公司注重科技研发,其旗舰产品SM03舒西利单抗(Suciraslimab)为全球首项用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CD22单抗,已在中国完成类风湿关节炎三期临床试验,并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重大项目。此外还有多个同类靶点首创(First-in-target)及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在研药物,部分已处于临床阶段,适应症覆盖类风湿关节炎、阿兹海默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多发性硬化症、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哮喘等具有重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疾病。 此新闻稿由金融公关(香港)有限公司代表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发布。如有垂询,请联络: 金融公关(香港)有限公司 赵泳丝小姐/张晓茵小姐/薛伟静小姐电话:(852)2610 0846 传真: (852)2610 0842 话题 Press release summary 来源 SinoMab BioScience Limited 部门 BioTech, Healthcare & Pharm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3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
金活医药预期上半年溢利增长35%至40%
业务表现强劲 展现能力优势 香港, August 03, 2023 – (SEAPRWire) – 医药大健康分销领先企业—金活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金活医药」或「集团」,股份代号:01110.HK)欣然公布,基于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的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及董事会目前可得的资料之初步评估,预期2023年上半年的溢利将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5%至40%。 董事会认为本集团溢利增加主要是由于随着针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的管控措施取消,使市场在本期间相对前期间有所复苏。期间,集团从事品牌进口医药及保健产品的中国分销业务之收益及毛利分别增加约30%至35%及15%至20%。另外,应占一家合营企业溢利增加约55%至60%。 金活医药是大健康领域一家致力于从事品牌进口医药及保健产品的中国公司,目前业务已经扩展至健康产品上游及医疗器械板块。凭借其在行业内的优势,集团在疫情后成功应对市场变化,业务进一步扩大。 金活医药集团董事局主席赵利生先生表示:「集团的溢利增加主要是由于市场的复苏,以及疫情后本集团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和适应能力提升下所得的成果。集团的优势在于其在医药及保健品分销领域的强劲实力,以及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此外,集团还通过不断提高效率和扩大业务来实现长期稳健的增长。」 展望未来,金活医药集团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业务版图和提升效率,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话题 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门 Healthcare & Pharm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3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The article is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content provider. SEAPRWire ( https://www.seaprwire.com/ ) makes no […]
Camfil Announces a Global Information Drive to Support on Indoor Air Quality (IAQ) Expertise
Camfil provides a global taskforce of IAQ specialists to mitigate the risks and impacts to humans and buildings SINGAPORE, August 03, 2023 – (SEAPRWire) – Today, Camfil announces a global information drive to support on indoor air quality (IAQ) expertise. The aim is to share information on haze related to IAQ with knowledgeable specialists to […]